山西


山西省实验中学校长苏建庭:点亮学生心中那盏灯

"除了给学生一张进入著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使学生具有两种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山西省实验中学当了6年校长,苏建庭如此总结自己的"学生培养观"。

省实验中学有近130年的办学历史。1882年,洋务运动领袖、杰出教育家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创建了当时全省最高学府--令德堂书院。建校100多年,该校一直领跑全省,成就熠熠生辉。

2004年8月,40岁的苏建庭出任这所百年名校的校长,省实验中学又迎来了6年辉煌:高考屡创纪录,学生捷报频传;启用新校区,拥有了一流的软硬件设施……

许多事都是一通百通。要教会孩子做人,培养他们普通人的情怀

"安排学生写个倡议,发起某项活动,再在全校、全省甚至全国进行讨论,后该活动报道在国家级报刊发表,影响很大。"这是2005年初国内某著名中学校长与苏建庭交流时提到的一件事。"类似活动从某种角度说是好事,但对参与学生起到的却是负面影响--作假、作秀、人为操作……"那位校长感叹,苏建庭也有同感。

给身患重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捐款,苏建庭表示:学生自己搞。学生会几个干部听说后找校长对话,说"校长不重视"。苏建庭的想法是:学生自己弄,比学校安排和号召的效果要好得多。后来,这位学生所在班级发起倡议,班里又分成若干小组,一个一个班去演讲、募捐,现场经常出现一些孩子在台上讲,很多孩子在台下流泪的情景。举办科技节、文艺节等类似活动,也完全由学生唱主角,老师只当观众、帮手,需要时给予引导。

"教育重要的是一种经历。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慢慢体验、经历的过程。"苏建庭说,"活动中,他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团结合作,也学会了忍让、尊重别人。人生很多事都是一通百通,能把一次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也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

更重要的动因还在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美国名牌大学,最流行的专业通常是历史、文学、社会科学等,美国最好的商学院,招收研究生时一般也避免要那些本科学管理的学生,觉得他们视野太窄,希望招募具有人文素养、领袖素质的人才"。苏建庭的认识是,"首先要培养学生做人,使之具有普通人的情怀。"


不要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要帮助、引导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

省实验中学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但苏建庭任校长6年,没有批评过一个老师。

"我没有在教学一线待过,论教学,老师们的水平都比我高,但他们都很尊重、支持我,所以我的工作才能做好。这一点我很清楚,也很感激。"每每与老师交谈,苏建庭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认真倾听,互相商量。

"学校云集了全省最为优秀的学生。"在苏建庭看来,"这些学生将来是社会的栋梁,他们的境界、追求和抱负远非我们这些老师能比,不能把他们教傻了、教死了。怎么教育他们?"苏建庭与老师们探讨,"现在的课堂教学过度关注知识,而很少考虑知识对学生智力开发、能力提高的影响等过程性东西。"

苏建庭举了个例子。"实中每年有不少学生考入英国、美国等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回来看我时,他们说与外国学生交流时,最大的压力就是外国学生有很多问题,而自己提不出。"苏建庭说,因为我国的教育理念就是 "不让你有问题",一发现问题,就先把它消灭了。

"必须改变这个教育理念。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老师是民主型的,学生才能学会民主;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才能学会尊重别人。传授知识的行为和理念也一样。"现在,苏建庭与老师们达成一致,"以前普遍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能把知识讲明白讲清楚,其实,好老师的标准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升,即专门讲不清楚,有意讲不明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会学生发现问题,从知识本位转移到能力本位。"

培养未来国际主流社会的领军人物、领袖人才

"任校长前,我一直在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没有升学率的概念,到了实中后开始关注,毕竟,作为一所中学,底线是升学率。"但苏建庭从来没给老师下过任何升学任务。他给学校的定位是:培养未来国际主流社会的领军人物、领袖人才,培养具有"高抱负、高修养、高能力、高学识"的人才。

他教育学生,要尊重和承认普通劳动者,脚踏实地做好平凡琐事,乐于服务他人。2010年春季开学典礼,苏建庭给同学们讲述了香港大学一位人称"三嫂"的勤杂工的故事,她在去年与汇丰银行原行政总裁等一起获得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称号,"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生的生命,她是香港大学宿舍的灵魂"。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类似主题教育深受学生欢迎。

省实中在全省率先成立了 "课程中心"职能科室,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整套课程体系--除了全省高中学生都在学习的国家课程外,开发了8大类共100余门任意选修课,比如公共选修课中,有国内外院士、科学家、知名学者的学术讲座,有让学生了解、认识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关注课等。北京大学校长曾史无前例亲临学校与学生座谈,给学生做报告;台湾著名作家刘墉题词:行遍神州,惊见山西省实验中学国学素养称第一;诸多知名学者竖起大拇指:山西省实验中学学生自信、大气、气度不凡……

我改变不了中国教育,但我可以改变对教育的看法

2009年5月,省实验中学举办了第一次毕业典礼,这在山西省甚至全国的中学都少见。毕业典礼隆重、庄严,全校600余名毕业生一一走上前来,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并接受祝福。那天,苏建庭站了三四个小时。

但对于"要不要搞毕业典礼?怎么来搞?"苏建庭也曾纠结了很长时间,当时老师纷纷反对:在高考这个节骨眼上,哪有心思搞毕业典礼?

"几乎所有高中都以高考作为最终目标,从学生一入校开始,就为高考准备,3年后高考一结束,意味着高中生活结束。"苏建庭说,他参加并了解国内外多所名牌大学的毕业典礼,"比如,北京大学的毕业典礼让我很是震撼:校长没进来之前,数千学生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校长一进来,全场立时鸦雀无声,诺大的会场立刻升腾起一种庄严与肃穆;浙江大学校长每年都为毕业生一一颁发证书,给学生点头鞠躬,祝贺他顺利毕业……"

"高校有数千学生,一站一天,我们只有600多名,为什么不能搞毕业典礼?"苏建庭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向学生传递一些信息。比如,高考不是高中生活的核心和全部,高中是学生们成长的关键期,要教会并让学生铭记一些东西;毕业典礼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平等对待--无论3年中学习如何,调皮还是捣蛋,母校同样怀有一份尊重、一份寄托--希望学生今后的路走得更好。"

在寄语2009届毕业生的文章《永不折旧的"固定资产"》中,苏建庭深情地说:"孩子,慢慢来,稳稳走。我衷心希望你们顺利通过人生考场的初赛、复赛、决赛,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质、独立精神、批判意识、国际视野、领袖气质的杰出人才。"家长和学生听了,热泪盈眶。

"我改变不了中国的教育,但我可以改变对教育的看法。"

"有些东西我现在还做不到,但我要想到。"

"希望我能在这两百多亩地里做一些实践。"

"心怀宗教感,做一个动词的思想者。"

苏建庭说:"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怎样才能健康成长?基层学校应该怎么做?6年来,每一次活动,每一项决策,我都会反复问自己,弄明白了,想清楚了,就一步步做,可能过程平淡如水,但我相信结果一定灿烂辉煌。"


分享到:
政策新闻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平安校园
自救自护
专家顾问
安全预案
资料下载
身心健康
资讯
快乐成长
青少年保健
身心专题
健康大讲堂
校园文化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活动
课外延伸
校园饮食
饮食标准
营养食谱
食品鉴别
安全示范
饮食公开课
德育
德育课堂
德育故事
礼仪学堂
公益短片
国学
国学启蒙
国学课堂
国学讲坛
国学人物
国学书院
科技
科技前沿
科学漫谈
科学探秘
知识海洋
科普活动
名师讲堂
名家课堂
第二课堂
升学讲座
特级教师
世界名校公开课

音乐
走进音乐
音乐资讯
音乐学堂
音乐专题
音乐人生
美术
美术常识
美术教程
美育书籍
世界名画欣赏
武术
资讯
武德
武诀
武学知识集锦
资源中心
家长学堂
学龄前
小学
中学
家有考生
家庭教育

中国校园健康网络管理办公室

Copyright © 2014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

地址: 西城区西外大街135号北展剧场东二层 邮编 :100044

总 机 Tel:(8610)-6833 5833 邮 箱:office@chinaschool.org.cn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